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内容

惠州学院本科教学《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16版)

时间:2019-02-24浏览:447设置

适用专业:建筑学

学时数:4*9=36

学分数:2

执笔:曾辉鹏、姚文琪、蔡仕谦、刘语瑶

编写日期:201806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建筑学专业第三学年专业选修课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树立城市设计的观念,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能力。

2.课程任务:

城市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建筑设计学习的基础上,从单体到群体、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建立从城市角度进行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掌握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对课程教学环节的要求:分为理论讲授学时、设计学时、实践学时三部分。

1.了解城市设计的涵义与发展历史;

2.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3. 树立城市设计的观念,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能力。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设计学时

实践学时

其它

小计

第一章 城市设计概述

2学时

 2学时 

  

  

  

第二章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2学时

 2学时 

  

  

  

第三章 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

2学时

 2学时 

  

  

  

第四章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2学时

 2学时 

  

  

  

第五章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

2学时

 2学时 

  

  

  

第六章 城市空间设计

4学时

 2学时 

  

  

  

第七章课堂讨论与快速设计

  

4学时

4学时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本课程共六章,其中:

第一章 城市设计概述(4学时)

1.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2.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

3.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

4.城市设计的目的。

第二章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4学时)

1.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区域和城市级的城市设计;分区级城市设计;地段级城市设计。

2.城市设计实践的类型构成:开发型城市设计;保存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社区设计。

3.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定量目标;定性目标。

第三章 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4学时)

1、土地使用。

2、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3、开放空间。

4、步行街区。

5、交通与停车。

6、保护与改造。

7、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8、城市标志系统。

9、使用活动。

第四章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4学时)

1、田园城市理论—重新认识霍华德。

2、勒.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

3、伊里尔. 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第五章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4学时)

1.空间——形体分析方法:视觉秩序分析;图形一背景分析;勒·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

2.生态分析方法: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西蒙兹和“大地景观”。

3.场所——文脉分析方法:城市活力分析;认知意象分析。

4.相关线——域面分析方法。

第六章 城市空间设计(8学时)

1.城市空间的定义及其构成素。

2.空间的类型、模式与特性。

3.空间的静态构成与组合技巧。

4.空间的动态构成与组合技巧。

5.城市设计实践案例分析:校园规划;住区规划;景观规划;历史街区规划;街道设施规划等。

第七章课堂讨论与快速设计(8学时)

1.课堂讨论:针对读书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

2.快速设计:针对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进度安排:见教学进程表

四、实验部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城市设计》,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部分参考书目:

《城市规划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设计》(修订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设计的运作》(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适应性城市设计――一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第一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城市设计历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开放的都市设计程序》(第一版)台湾尚林出版社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设计新理论》(第一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城市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六、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方式:平时30%+期末课堂讨论70


返回原图
/